-
2023年被称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“偿债年”。1月26日早间,地产巨头融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(简称“融信中国”)(03301.HK)近日发布公告称,尚未支付2023年1月到期优先票据,本金及应付利息总计约4.31亿美元。
-
北京证券交易所(北交所)的交易量在2023年继续走低,1月17日的日成交金额仅2.95亿元(人民币,下同);个别股票的日成交金额甚至低至2,200元。评论人士认为,北交所先天不足,叠加中国经济下行,烂尾不足为奇。
-
2023年被指是中国房地产企业的“偿债年”,前三季度将迎来一波大规模偿债潮。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,100家典型房企2022年全年新增融资总额为8,241亿元。
-
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处于“寒冬期”,房企债务危机无解,房市持续低迷。为了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困窘,多地官方相继出台优惠政策,试图趁过年的时机推动返乡购房的热潮。不过,尽管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祭出了各种各样的促销方案,实际成效却几乎看不到。
-
中国银行机构2022年银行机构共收到金融监管六司7543张罚单,合计处罚金额达21.21亿,非银机构共收到来自金融六司的4374张罚单,合计处罚金额5.89亿。
-
疫情封控三年,中国经济低迷,放宽封控能否恢复经济呢?体制人士认为,地方政府财政枯竭,开发区烂尾,卖不动地,官员不仅腐败而且躺平。
-
全国地方政府债务日益严重,最新数据显示,2022年地方政府为了维持“清零”和常态化核酸检测等,更令支出大幅增加。大范围的生产停滞、房地产等支柱行业持续下滑,使多省地方政府入不敷出、债台高筑,面临崩溃边缘。
-
2021年,正邦科技全年亏损188.19亿元,居全行业之首,一年亏掉了过去十年的利润。进入2022年,正邦科技激进扩张带来的危机陆续显现,拖欠代养费、断粮导致猪吃猪、大幅裁员、资不抵债等负面消息接踵而至。曾经位居中国养猪行业第二名的正邦科技,如今正面临退市风险。